■本版摄影/范元喜 晓雪
周末去逛宜家家居。看到已经开辟了艺术品专区,从画框到成批的小油画和水墨素描,买的人趋之若鹜,将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艺术品区挤得人满为患。看来,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需要艺术的气息。然而,那东西虽然只有几十元几百元钱,也只能算作家居装饰品,想体验一次真实的艺术,北京还有很多本土的画廊值得转一转的。
北京的画廊最早都是一些外资、合资画廊,如红门、四合苑等等,画廊的艺术总监和策划人都是外国人,市场主要是针对外籍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因此画廊在作品选择和风格上,往往以文化上的猎奇性和冲突性、批判性为主,视觉风格怪异,所以很多公众到这些画廊逛,都有一种看不懂的感觉,画廊的作品标价也以美元计算,完全将国人抛离艺术品消费群之外。
但一个可喜的现状是:这几年国内的本土画廊,开始成长起来。这些画廊完全是靠自有资本积累,没有外资画廊那么声势浩大,却走得平稳而扎实。从最开始的举步维艰,跟在那些外资画廊后面学习探索,到如今开始走自己的路子,越来越重视、挖掘和培育民间艺术风格的作品。
可创画廊就是其间做得最出色的一家,它是北京首家民营的本土画廊,由李可染的儿子国内著名艺术家李小可担任艺术总监。画廊从一开始就注意挖掘和展现本土化的艺术作品。李小可平实、生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艺术风格,沁入整个画廊的风格,这里的很多作品和展览,生活气息浓郁,那些我们亲切而熟悉的风景,从水墨的四合院、民间艺人到油画静物,泥土雕塑,不少展览都富于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情。与可创呼应的,还有今日美术馆和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前者由著名的房地产商张宝全投资,画廊连续搞了两届“流行书风、印风大赛”。这些参赛作品全部来自民间普通艺术爱好者的参与,而且以书法、篆刻、国画、水墨等传统艺术题材为主,在风格也上亲近国人的文化艺术传统,更为大众所接受。
位于新兴艺术区798厂内的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他们持续了一年多的以“长征”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已经有很大影响,而其间更是以“民间的力量”为主题举行了民间艺术的专场展览,参与这次专场展览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家,而就是四个来自于民间的普通老百姓:来自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山村的“天光摄影师”李天炳;在广西长征路上全州雕刻了一座文字和图像之山的“语录山蒋济渭”;陕西的退休老大妈郭凤怡;雕塑了千姿百态不计其数的毛主席泥塑像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退休讲解员“延安泥塑王”王文海,“民间”和“非艺术”请进纯艺术的空间,人民群众对当代艺术语言的应用,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做了一次生动的展现。“长征空间———民间的力量”原定的一个月展期,却因为观众的要求,持续了四五个月,画廊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由此亦可见,民间艺术的生动和活力,在公众中拥有广阔的欣赏和需求空间。
|